(通讯员:郑秋佳、陈晓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创办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军事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从1936年6月到1945年9月,抗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立足中国国情与革命实际,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等教学原则,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技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培养造就了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1936年5月,中国形势严峻,毛泽东做《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指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上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的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于是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当时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肩负起救国图存的使命,他们学习政治军事文化,成为党的储备干部人才奔赴前线。在第三期开办时,校舍紧张,学员们自己动手挖窑洞,这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学习生活,这里物质匮乏,生活艰苦,但是还是磨灭不了青年们的意志,他们在学习中总结经验,奋发刻苦,取长补短,这是我辈青年所应学习的。在1945年,抗大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毛泽东提出“教育是为抗战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抗大的学生们在学校里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头为桌椅,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植入脑海,为建立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民主共和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形势严峻,需要越来越多的干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敌后抗日战争根据地成立抗大分校,在陕北、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十四所分校、五所陆军中学、一所附属中学。面对战事的严峻,学员们边走边学,一面学习,一面战斗。形成了一个“背包大学”,群众们也编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学员们不畏难、不怕苦的学习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抗大的使命仍然重大,新中国成立以后,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祖国,将中国建设成人才型强国,全军各院校以继承和弘扬抗大精神为己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陕甘宁边区政府 、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共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
旧址里仍然保留了当年的格局,透过这里,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生活的情形和革命精神,回望当年,毛泽东在这小木桌上呕心沥血地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轰动了全中国的著作。如今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变成了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是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延安是红色之火的燃烧之地,延安精神是我们立党建国的力量源泉,是革命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典,是永不灭的灯火。学习延安精神,赓续红色的延安精神是当代青年的使命,延水悠悠,千年不断。
广州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7栋综合楼224 电话:020-39760195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