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字体大小: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紧密契合国家和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态势,立足广东,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学生需掌握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大数据行业法规和前沿趋势,具备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实操能力,能运用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高尚职业操守,可在不同领域胜任大数据管理、分析、可视化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

1.学制、学分与学位要求

学制:基本学制4 年,学生修业年限为 3 - 6 年。

毕业学分:本专业要求修满150 学分。学生需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修满学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可毕业。

授予学位: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大数据行业规范,具备多种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2)专业素质

拥有良好专业素养,熟悉大数据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关注行业发展动态。

科学文化素质:具备科学知识与素养,有一定文艺鉴赏能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

(2)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

熟练掌握1 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能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等。

2)专业知识

牢固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实践发展,熟悉大数据处理流程。

3)其他相关领域知识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形成均衡知识结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心理。

(3)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有效学习方法,主动接受终身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自主学习,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2)实践应用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甄别、整理和分析,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科研能力。

3)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把握行业趋势,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在竞争中勇于创新。

4)其他能力

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口语表达、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适应行业变化。

四、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大数据分析、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商务决策、商业智能与数据可视化

主要的专业实验/ 实训: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教育实践、创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三全育人” 实践活动、经管课外实践活动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系部专任教师15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高职称 6 人、讲师 7 人,博士学位占比 87%,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具备国际化视野。多位教师主持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 “优秀指导教师”“教学名师” 等称号,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方向科研基础扎实,与企业合作紧密。

六、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教学条件

拥有省级经管实验中心,设有多个专业实验室,搭建了多个实训平台。学校立项建设“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综合示范教学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2.校外实习基地

在珠三角地区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拥有近20 家专业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需求,有力支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七、专业特色

1.重视交叉融合

本专业强调“数据技术 + 商业管理” 深度融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升学生经济、金融数据处理能力,强化其在大数据行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2.突出实践教学

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和引企驻校,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组织实习实训和行业调研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商务分析、信息管理和智能决策等工作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