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广州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实践基地研讨会在工程楼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聚焦实践基地建设,汇聚各方专家与高校领导,共同探讨实践教学发展之路。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少英在会上分享了学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引发广泛关注。
陈少英副院长在分享中指出,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紧密贴合国家政策导向与学校定位。在国家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学院积极响应,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目前,学院已与36家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涵盖会计、金融、贸易等多个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合作模式上,学院采用多样化策略。“引企驻校”模式将企业引入校内,建立校内实践基地,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教学,既节省学生通勤时间,又便于学校掌控教学质量。企业接收型合作模式定期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接触真实业务,企业也能获得人力资源支持。此外,校企共建综合实践基地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满足多专业多企业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学院不断完善资源与保障体系。硬件方面,配备10间专业实验室,资产总额达864万元;软件上,拥有24套专业软件,并引入企业真实业务系统,如“审查易系统”“小快记”系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五真”。师资队伍建设上,秉持“引培并重、产教融合”理念,形成“自有老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目前学院实践教学队伍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形成闭环管理,对实践资料进行归档和汇编。
经过多年建设,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成效显著。学生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多名学生实习后获得企业offer。教科研成果丰硕,以正鉴财税实践基地为例,《基础会计》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会计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还产生了约80万元的横向项目。此外,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相关咨询报告获高校和政府部门采纳,并且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对其他高校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吸引广州华商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高校前来交流学习。
不过,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实践基地利用率有待提升、专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对此,陈少英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未来的规划与展望。短期目标是优化现有实践基地,通过资源评估、制定使用计划等方式提高基地使用效率;中长期目标是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加强与企业沟通合作,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品牌实践教学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研讨会上,常务副校长伏焕昌还为经济管理学院重点实践基地——国元证券的刘业成经理颁发了企业导师证书。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刘业成经理个人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高度认可,更是广州理工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体现。刘业成经理作为国元证券实践教学基地营销总监,未来将凭借其在金融行业的深厚积累,为学院学生带来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指导,助力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提升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此次陈少英副院长的经验分享,为广州理工学院乃至其他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校实践教学将取得更大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广州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一号教学楼-910 电话:020-39760195 邮编:510540